教育观

回顾教资科目一的教育观.

September 7, 20241577 words • 8 min read


一、素质教育的内涵 (单选、材料分析)

口诀: 全面生动可持续,全体个性射心箭

1、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

要把素质教育贯穿幼儿教育、中小学教育、职业教育、成人教育、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,贯穿学校教育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。

理解关键词:不局限于学校、不局限于基础教育

2、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

要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,为每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,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

理解关键词:一视同仁&区别对待或放弃“差生”

3、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地、生动活泼地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

  • 全面:把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各育有机结合起来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
  • 生动活泼:把学生视为教育主体,鼓励学生自主探究、自主发展。
  • 可持续发展:激发学生的兴趣,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。

理解关键词:全面发展&只重视成绩或只重视考试学科,自主探究&死记硬背、强行灌输,激发兴趣&扼杀兴趣

4、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

重视学生的差异性,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,做到因材施教,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

理解关键词:特点特长、因材施教&无视差异

5、素质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

  • 社会责任感:服务社会,关心他人,团结协作
  • 创新精神:新想法;新点子
  • 实践能力:动手操作;社会实践

理解关键词:服务他人或社会,尊重新想法&扼杀创造性,走出校园或动手做

素质教育内涵整体识记

二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 (单选、材料分析)

口诀:学习过人

1、教学从 “以教育者为中心” 转向 “以学习者为中心”

学生是教育的主体,要调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引导他们自主探究,自主发展

2、教学从 “教会学生知识” 转向 “教会学生学习”

要求老师能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,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

3、教学从 “重结论轻过程” 转向 “重结论更重过程”

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,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,能够看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

4、教学从 “关注学科” 转向 “关注人”

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,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;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人格养成。

教学转变整体识记

三、答题模板

(1)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。要求老师做到教育公正,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。材料中,xx老师________________,体现了老师能够面向全体学生。

(2)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地、生动活泼地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。教育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,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,促进学生终身学习。材料中,老师 ,促进了学生全面、生动活泼、可持续的发展。

(3)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。要求老师能够看到学生身上的特点、特长,做到因材施教。材料中,xx老师________________,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。

(4)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服务社会、关心他人,支持学生的新想法,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。材料中,老师 ,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

(5)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从“以教育者为中心”转向“以学习者为中心”,要求老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。材料中,xx老师________________,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。

(6)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从“教会学生知识”转向“教会学生学习”,要求老师能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。材料中,xx老师________________,体现了“授人以渔”。

(7)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从“重结论轻过程”转向“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”,要求老师能够看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,材料中,xx老师________________,这些都是注重教学过程的体现。

(8)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从“关注学科”转向“关注人”,要求老师能够关注到学生的情感需要和人格养成。材料中,xx老师________________,体现了对学生情绪情感和人格的关注。